- A+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由脂质驱动的慢性炎症性血管疾病,是一系列严重和致命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pH值是研究炎症微环境的重要指标,其变化是由缺氧、乳酸产生和大量激活的巨噬细胞等因素引起。蛋白质磷酸化是调节和控制蛋白质活性和功能的最基本、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机制,炎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磷酸化水平的异常。因此,同时检测和成像小鼠体内pH值和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对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唐波教授、张卫教授报道了一种基于MOF的纳米荧光传感器PCN-NP-HPZ,通过对pH和磷酸化水平的同时检测与成像,评估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该传感器用于跟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不同时间阶段血液pH和磷酸根水平的变化及血管内皮pH和蛋白质磷酸化双光子荧光成像。该研究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图1. 纳米传感器PCN-NP-HPZ的合成过程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荧光检测和双光子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PCN-NP-HPZ能够同时对pH和磷酸根产生响应。在380 nm的激发光下,随着pH的降低,传感器在450-620 nm范围内的荧光升高;同时,在415 nm的激发光下,传感器在620-750 nm范围内的荧光升高。另外,PCN-NP-HPZ传感器在测定磷酸根和pH值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互不干扰。 图2. 不同材料的光学特性。a)传感器和原材料的紫外线吸收。b), c)不同pH下传感器的荧光线性度和响应。d), e)荧光线性和传感器对磷酸根的响应。f)传感器的pH选择性。g) 传感器的磷酸根选择性。 此外,作者期望通过血清pH值和磷酸根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进展。作者分别于0、3、6、9周采集尾血,进行pH和磷酸根荧光检测。最后,血清检测结果显示,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在3周、6周和9周时荧光强度均高于正常小鼠,即血清pH低于正常小鼠。磷酸根测试结果显示,在3、6、9周时,血清荧光强度和血清磷酸根含量均高于正常小鼠。 图3.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清检测结果。a) Wistar小鼠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b) Wistar小鼠血清LDL检测结果。c) Wistar小鼠9周主动脉切片的H&E染色结果。d) Km小鼠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e) Km小鼠血清LDL检测结果。f), g) Wistar小鼠血清pH值检测结果及荧光曲线。h), i) Wistar小鼠血清磷酸根检测结果及荧光曲线。j), k) Km小鼠血清pH测定结果及荧光曲线。l), m) Km小鼠血清磷酸根检测结果及荧光曲线。 同时双光子荧光成像结果显示,与正常小鼠相比,早期AS小鼠主动脉内壁pH值成像荧光强度高于正常小鼠,即早期AS小鼠主动脉内壁pH值低于正常小鼠。早期AS小鼠主动脉壁磷酸化图像的荧光强度高于正常小鼠,说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磷酸化水平高于正常小鼠。 图5. PCN-NP-HPZ双光子荧光成像早期Wistar小鼠主动脉内壁。a), d)正常小鼠和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小鼠主动脉内壁图片(3周)。b), e)早期AS小鼠主动脉壁pH值的PCN-NP-HPZ双光子荧光成像。c), f)早期AS小鼠主动脉内壁磷酸化水平的PCN-NP-HPZ双光子荧光成像。g) PCN-NP-HPZ成像对胸主动脉pH值和磷酸化水平的荧光强度输出。h) PCN-NP-HPZ成像对腹主动脉pH值和磷酸化水平的荧光强度输出。i)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壁不同深度PCN-NP-HPZ的pH值成像。j)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内壁不同深度PCN-NP-HPZ磷酸化水平的成像。 基于以上实验结果,作者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pH值水平低于正常组,而疾病组的磷酸化水平高于正常组。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炎症引起代谢水平升高,导致酸性产物增加导致pH降低,炎症引起磷酸化水平异常。 总之,作者构建了一种基于MOFs后修饰的双检测荧光纳米传感器PCN-NP-HPZ,用于同时检测和成像早期AS小鼠的pH水平和磷酸化水平。通过不同阶段的血液检测,作者发现早期AS小鼠血液中的pH值低于正常小鼠,而磷酸根水平高于正常小鼠。组织成像实验显示,病变小鼠血管的pH值低于正常小鼠,磷酸化水平高于正常小鼠。本研究为早期AS进展的评估和疾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荧光工具。 论文信息 Assessing the Progression of Early Atherosclerosis Mice Using a Fluorescence Nanosensor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d Imaging of pH and Phosphorylation Jin Li, Na Zhao, Dr. Wei Zhang, Dr. Ping Li, Dr. Xia Yin, Dr. Wen Zhang, Dr. Hui Wang, Prof. Bo Tang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李瑾,通讯作者为唐波教授和张卫教授。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215178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