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给大家推荐一篇发表在JACS上的论文,题目为“Intracellular Formation of a DNA Damage-Induced, Histon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Following Bleomycin Treatment”,通讯作者是来自霍普金斯大学的Marc M. Greenberg教授,Marc M. Greenberg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核酸化学生物学领域。这篇论文主要开发了一种化学蛋白质组学方法来鉴定由DNA 损伤诱导形成的组蛋白非酶促的翻译后修饰。
C4位氧化脱碱基位点(C4-AP)是一种常见的DNA损伤,抗肿瘤药物博来霉素(BLM)引起的DNA 损伤能够形成大量C4-AP,C4-AP在水溶液存在半缩醛型和开链醛型的互变异构,然而组蛋白上的赖氨酸可以作为亲核试剂进攻羰基导致其从DNA链上断裂,从而进一步在组蛋白上的赖氨酸产生亲电修饰(KMP),这种修饰具有调节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等重要功能。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开发了一种探针来富集含有 KMP修饰的组蛋白并对该修饰进行鉴定。由于在赖氨酸产生的修饰含有一个共轭二烯的结构,可以与硫醇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作者设计的探针如图所示,warhead部分为硫醇,可共价捕获KMP修饰;富集的部分为生物素,用来富集KMP修饰的蛋白;中间的linker是由一个光切基团连接,用来对修饰位点进行鉴定。
作者通过用BLM 处理的 HeLa 细胞,诱导细胞产生C4-AP的DNA损伤,进一步分离核蛋白结合捕获探针策略对该修饰进行富集鉴定,结果显示在四种核心组蛋白中的 57 个可能的赖氨酸残基中,鉴定到了 17 个独特的 KMP 位点。接下来作者还合成了三条具有修饰的肽段,通过LC-MS/MS来验证了三个较为重要的位点。此外,作者还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了DNA损伤位点与组蛋白赖氨酸残基位点空间位置非常接近。
总之,本文开发了一种化学蛋白质组学方法来鉴定由DNA 损伤诱导形成的组蛋白非酶促的翻译后修饰,后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KMP修饰具有的下游生物学效应。
本文作者:ZJ
责任编辑:JGG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2c02880
文章引用:DOI:10.1021/jacs.2c02880
目前评论: